当英语课遇上水墨动画
——我校高中英语课堂开展《艺术作品介绍》公开课
“这幅画能动起来,你们相信吗?”随着梁老师的话音落下,屏幕上的水墨画《山水情》真的“活”了过来——鱼儿游动,水流潺潺,学生们发出一片惊叹。这可不是美术课,而是我校高中部的一堂英语公开课。
一、创新英语课堂现场
近日,我校高中英语教师梁燕老师为高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英语公开课——《艺术作品介绍》。课堂上,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水墨动画等传统艺术形式,更化身“文化使者”,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艺术的魅力,体验了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融合的无限可能。
二、沉浸式体验开启课堂
课堂伊始,梁老师播放了一段悠扬的中国古典音乐,让学生闭眼感受,瞬间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。“你感受到了什么?”随着老师的提问,学生们纷纷用英语表达“peaceful”“beautiful”“relaxed”……随后,梁老师展示水墨动画《山水情》的片段,当静态的水墨画在屏幕上流动起来时,学生们直呼“amazing”“unbelievable”。
“今天,你们不仅是学生,更是文化使者。”梁老师点明本节课的核心任务:作为文化使者,学习如何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艺术作品。这一真实情境的创设,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使命感和表达欲望。
三、ARTS框架助力演讲表达
在听力环节,学生们通过聆听关于水墨动画的英文演讲,自主发现了介绍艺术作品的“ARTS”框架。他们认真记录,积极讨论,逐步掌握了用英语介绍艺术作品的要领。
“原来让演讲更流畅的秘诀是使用路标词!”一名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后恍然大悟。梁老师适时引导,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“Firstly”“Moreover”“In conclusion”等词语,让表达更具逻辑性。
四、小组展示绽放创意火花
最精彩的环节当属小组展示环节。六个小组分别选择了汉服、剪纸、书法、皮影、瓷器和绘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,运用刚学的ARTS框架进行创作展示。
“Hanfu has over 3,000 years of history...”汉服组的同学自信地介绍着汉服的悠久历史;“Look at this paper-cutting, it represents best wishes...”剪纸组的同学生动讲解着剪纸的吉祥寓意。每个小组都准备充分,表达流利,展现出了良好的英语素养和文化自信。
随后的小组互评环节,学生们依据标准用英语进行客观评价,展现了良好的语言运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。
五、思辨讨论升华课堂内涵
课堂尾声,一场关于“AI绘画会取代中国传统绘画吗?”的思辨讨论将课堂推向了高潮。学生们踊跃发表观点,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艺术本质与传承创新的理解。梁老师总结道:“艺术如川流不息的长河。它的本质在于心灵的表达,无论以何种方式创作。我们不仅是讲述者,更是继承者与创造者。”这句话深深印刻在学生心中。
本节英语课不仅是一堂语言技能课,更是一堂文化自信与传播素养的提升课。它成功地将语言学习置于真实的文化传播任务中,让学生在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,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,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。正如一名学生在课后感叹:“原来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这么有意思啊!”
图文 | 英语组
编辑 | 梁 燕
审核 | 李 靖